前言

很多年来,《笨拙》(Punch)杂志的全幅插画(main cuts)[1]被广泛用作维多利亚时代历史的插图,或作为11世纪到18世纪历史课程的研究案例。但《笨拙》杂志对历史更宽泛的记录却很少被研究。全幅插画仅构成这本杂志特色的一小部分,通常还伴有8到10页的文字,从整栏的讽刺小品到单行的俏皮话。笨拙先生提供了对各种历史现象的评论,从政治到社会和文化。二十世纪的《笨拙》杂志,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受到的批评更少。“《笨拙》杂志历史典藏”首次数字化全部《笨拙》杂志的讽刺文字和图片,提供丰富的社会评论,供各类研究者鉴赏品评。本文首先将会阐述探讨讽刺作品作为一种历史传播形式的价值,然后第二部分将会思考《笨拙》杂志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研究技能。

 

讽刺文字和图片的历史价值

讽刺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文化传统,从古希腊的剧场到当代的动画片,例如《南方公园》和《恶搞之家》。虽然讽刺作品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从舞台到印刷品、从图片到动画电影,但幽默的来源始终不变:人类的荒唐与缺点。讽刺已经成为了暴露并奚落人们的弱点、要求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手段。幽默的笑柄可以从政客和大臣等政治人物延伸到缺点被曝光的普通人,或者是因为他们的时尚品味,或者是因为他们的娱乐爱好等等。但重要的一点是,讽刺的来源显而易见,是为了让人们“听懂这个笑话”。对于《笨拙》这类杂志的读者而言,在一个群体中、熟悉某种比喻或延伸和拓展的笑话,是阅读体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研究这本杂志的学生而言,幽默的来源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语境,用以理解为什么选择这个对象作为受欢迎和相关联的讽刺话题。正如尼尔·基诺克(Neil Kinnock)在本·埃尔顿(Ben Elton)的一次采访中指出的,“好的讽刺是对真相的夸大,它不能完全是虚构的,它需要有一些事实,然后编一编、串一串、抻一抻,直到它变得荒诞,但因为与真实存在的东西存在关联而可笑”[2]。也正是这些关联,将构成未来研究《笨拙》杂志的学生和使用数字化档案的用户开展分析的基础。


《笨拙》杂志讽刺漫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印刷文化的发展[3]。讽刺曾用来调和社会与文化变革。追溯“讽刺图画”在十九世纪的发展轨迹,显然它帮助提供了对伦敦生活的漫画记录,揭示出形形色色的城市生活体验。人们理解这种变化并向更生动讽刺形式转变的形成期就在《笨拙》杂志1841年创刊之前,文化历史学家John Marriott将其确定为1815年至1845年。但正如Diana Donald指出的,“当与文字相配合,即便是最简单的图片也能实现印刷文字单独无法达到的直接性和象征力量”。讽刺漫画拓展了传统的视觉干预,扩大了读者群,甚至呈现出地方事件的意义。从这时起,随着讽刺作家大量使用各种流行文化形式创作易于被读者理解的作品,文字和图片之间的关系愈发复杂。Marcus Wood在其中找到了多种熟悉(而非经典)的讽刺形式,采用的修辞方式借鉴自“经书、年鉴、媒体广告、通俗读物、童话、童谣、游戏、诗歌、歌曲、遗嘱、临终忏悔、戏单和马戏团告示”。正如Wood指出的,推动这一转变的是全新的图片文字广告,它“普及、挪用和模仿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构图体系”。正是这种风格的丰富多样性构成了我们讨论会的基础,以探讨如何理解讽刺作品作为一种传播形式的价值。

 

《笨拙》杂志的传承

《笨拙》杂志创刊于1841年7月,是一本完全不同的讽刺出版物,受到各类人群的普遍欢迎,因为它:
 

  • 讽刺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阶级或地位
     
  • 以新兴中产阶级为目标读者
     
  • 让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由此产生喜剧效果
     
  • 模糊举止得当的界线
     
  • 用传统特色和共有的参考体系鼓励老读者
     

19世纪40年代的文化背景创造了新的阅读体验和读者群,他们能够以与十八世纪的先辈们完全不同的方式回应对城市生活的文字-视觉描写。全社会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是促成这种转变的一个因素。《笨拙》杂志挖苦整个社会,扫马路的工人与政客和中产阶级的成员描绘在一起。然而,《笨拙》杂志的独特之处在于刻意营造出的紧张感。更为重要的是,杂志透过想象出的大众的观点为中产阶级读者构建精英的形象,充分发挥出讽刺漫画的讽刺潜力。《笨拙》杂志撷取熟悉的事物——伦敦的街道和剧院,将它们变得陌生,模糊公认的举止得当的界线。《笨拙》杂志在众多期刊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是作家和艺术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融入了各种传统和习俗,构建出如Brian Maidment所说的“超出漫画之外的、持久的原型故事”。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尤其是透过与杂志同名的笨拙先生——社会和文化变革的守护者和评论员。

 

将视觉资源作为历史论据的研究工作

《笨拙》杂志鲜明的视觉特性是其经久不衰的魅力的一部分。视觉资源有助于鼓励学生们探寻更深入的历史语境问题:
 

如果我们发现一部小说或诗歌中的一段话或描述,或一幅画作中的某些片段看起来与人们普遍认为的那个年代的样子不相一致,那么我们不能立刻推翻原先的认定,而是必须在其他资源中寻找论据,在文学资源中发现的这种差异是否的确存在其合理性。(“历史通论”,英国开放大学)
 

与本文一同呈现的“十九世纪《笨拙》杂志讨论会案例”,展示了我如何在我“研究方法”课的教学中使用《笨拙》杂志。作为评分标准之一,学生们被要求“简单阐述你将如何继续你的研究”。完成这项要求,学生们需证明自己了解找到一个研究主题/构建一套档案/使用一套档案资料的过程。导师应当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能够帮助学生不仅仅是读者,而是成为积极参与其中的使用者?”实现这个目标的重点是向学生指出他们应对他们的文献资料提出哪些问题。构建“《笨拙》杂志历史典藏”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整个制作团队对如何和为什么以某种方式整合档案资料的思考。在用户可以辩论和探讨的各类不同资源中,这种思考显而易见。[4]


讽刺作品和漫画拥有强大的视觉力量,快速吸引读者的目光,但它们的价值还在于呈现出了由生产和消费编织而成的、动态的、重要的社会和政治网络。要使用这些视觉论据,学生们需要了解它们所处的历史背景:不断变化的技术、生产和分配,互相竞争的市场和读者群,以及不同画家、编辑和出版商带入到他们作品乃至整个出版物中的活力。正如批评家Timothy Benson所述,视觉图像的即时性是漫画为何如此强大的原因,也是它为什么引发争论的原因。《笨拙》杂志在探讨讽刺作品作为一种历史传播形式中非常重要:
 

什么是政治漫画?本质上,它是一篇视觉评论,用简单几笔黑色线条总结复杂的事件或局势。报纸文章可能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去阅读,漫画在几秒钟之内传递信息。这令它无比强大……它们不仅仅呈现,它们也评论。(Timothy S. Benson, The Cartoon Century (2009): p. 9)

 

研究与教学相结合还是研究用以丰富教学:学生作为生产者

我相信无论哪个学科,大部分的学者在某些情况下都曾使用过档案和特藏,以拓展自己的研究。数字化档案的出现,让访问历史和珍稀文献资料如此轻松,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个危险是数字化档案可能变成静态的平台,不再随着领域内新技术的出现而更新、扩充或改进。正是出于这个原因,Gale迈出了领先的一步,任命一位学者作为创建《笨拙》杂志历史典藏的顾问之一。Gale首次在这套档案资源中不仅仅突出产品本身,也突出了《笨拙》这本出版物所处的更广泛历史背景以及用户如何能够与产品进行互动[5]。正如《笨拙》杂志敏锐感知到社会和文化变革,从而变换着它的漫画和每周特写的风格,学者们也需要承认数字化档案不断演进的力量。资源和讨论会计划需要随着档案资源的更新和发展以及新资源的出现不断检查和修订。学生是这一不断变化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作为研究者的我们需要同时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那么我们的学生也是一样。因为只有给予他们这种能力,学生们才能够参与其中:
 

学习、知识、共同的产出和实践出自于对话交流中的互动、参与和反思。随着个体对他人贡献的补充、阐述、评论和质疑,他们的提问和其他人对他们的回应汇集成一条可见的河流,成为这个空间的内容和社会定义的重要源泉。(Haythornthwaite & Andrews, E-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2011): p. 92)
 

这里提供的讨论会案例以及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网站的“教与学”栏目下的案例,旨在说明如何基于《笨拙》杂志构建互动研究项目。它们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呈现开展维多利亚时期期刊媒体教学的学者经验,也是为了展示学者们如何能够利用他们的研究与学生积极互动,而不是仅仅出于他们自己的研究兴趣开设讨论会。我希望将我的学生们当做未来“《笨拙》杂志历史典藏”这类资源的使用者与他们互动,告诉我他们需要从资源中得到些什么,以及他们对生产过程的理解会如何影响他们的消费。因此,除了我自己的笔记,我还会呈现我的学生如何响应这些任务,实现从读者向积极参与其中的用户的转变。

 

结论

正如本文已经开始说明的,讽刺作品是文化表达的一种模式,已经持续了数个世纪,以文字和图片提供生动且重要的文化评论资源。“《笨拙》杂志历史典藏”收录《笨拙》杂志中的各类讽刺作品,学生们将能够访问到之前从未被探讨过的、丰富多样的资料。如果更具想象力地使用这套档案,同时教师鼓励和帮助学生创建自己的元叙述和分析方法,那么《笨拙》杂志更广泛的文化价值将最终首次浮出水面。

延伸阅读:

Jonathan Grey et al (eds.) (2009) Satire TV: Politics and Comedy in the Post-Network Era

Richard Howells and Robert W. Mason (eds.) (2009) Using Visual Evidence

Caroline Haythornthwaite and Richard N. L. Andrews (2011) E-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imothy S. Benson (2009) The Cartoon Century: Modern Britain Through the Eyes of its Cartoonists

注释:

1 This is also referred to as 'Large Cut' or 'Big Cut' by a number of scholars and academics.

2 Neil Kinnock, interview with Ben Elton "Laughing at the' 80s" (Channel 4, December 2011).

3 See Brian Maidment, "Pencillings, Cuts and Cartoons: Punch and Early Victorian Comic Illustration" elsewhere on this site for further background to Punch's brand of visual humour.

4 For example, see Seth Cayley "Creating the Punch Historical Archive".

5 All of the resource essays are freely available on the Gale website.

引文:Horrocks, Clare: "Studying Satire as a Form of Historic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Punch." Punch Historical Archive 1841-1992. Cengage Learning 2014